本报记者 郭阳琛 张家振 上海报道
“民航行业要以智慧民航为抓手,实现高质量发展,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‘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,推动大数据、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,使人享其行、物畅其流’指示精神。”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在采访中获悉,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,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国东航”)党组副书记、总经理李养民围绕“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”建言献策。
(全国政协委员,中国东航党组副书记、总经理李养民。受访者/图)
李养民表示,加快建设智慧民航是实现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的必由之路。当前,民航业正在加速恢复之中,预计到2035年,航空运输规模还将增长1倍以上,基础设施保障、资源环境约束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,相关问题亟待破解。
“新时代十年,智慧民航建设已经取得显着成效,航班正常率连续五年超过80%,全国251个机场实现国内航班无纸化便捷出行,购票环境持续优化,行李运输明显改善,机上Wi-Fi建设加快推进。”在李养民看来,下一步推进智慧民航建设,需要着眼打造智慧出行服务体系,提供全流程、多元化、个性化和高品质的航空服务新供给和综合性航空物流服务等方面。
,,欧博体育app官网(www.aLLbet8.vip)是欧博集团的官方网站。欧博体育app官网开放Allbet注册、Allbe代理、Allbet电脑客户端、Allbet手机版下载等业务。
事实上,中国东航一直走在建设智慧民航的前列。据李养民介绍,中国东航利用大数据,系统推进飞机减重节油精细化管理,优化航路计划和飞机配载,持续对运行参数进行监控、分析、反馈、改进,近五年的油耗指标连续下降,降幅达8.1%,累计节油45.1万吨。
与此同时,中国东航打造“数字化飞行员”项目,把握飞行的14个阶段特征,解析3800个参数,对飞行员进行运行分析和训练教学;采用人工智能深度神经网络算法,开发发动机智能孔探技术。
除企业内部的数字化转型外,中国东航还与行业上下游合作伙伴积极联手推进智慧民航建设,让运行更高效。“航空公司在大型枢纽机场的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。”李养民表示,中国东航联合有关单位推出了“数字机坪”项目,对各业务条线进行数字化管理,实现全流程的智能调配、智能监控,资源利用效率提升15%~20%。
因此,李养民认为,我国的智慧民航已经展现出美好前景,把“蓝图”变成“实景图”,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。“首当其冲的是要加强科技创新,提高自主可控能力。加大研发力度,通过全行业的积极创新,解决‘卡脖子’问题。”
加快基础建设、打造智慧物流也至关重要。李养民建议,加强智慧安检、电子化运单、口岸联检设施建设,加强自动化仓库、机场冷库冷链设施、特种货物库区建设等环节,实现物流的全程追踪可视化改造,加快数字技术与航空物流应用场景的融合,提升航空货物的地面处理能力和效率。
飞机群组声明:该文看法仅代表作者自己,与本平台无关。转载请注明:欧博体育app官网:两会|全国政协委员李养民:加强科技创新,把智慧民航“蓝图”变为“实景图”